|
傷盧獻秀才(獻有《愍征賦 / 作者:皮日休 |
愍征新價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沖。
只為白衣聲過重,且非青漢路難通。
貴侯待寫過門下,詞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歿負春風。
|
|
傷盧獻秀才(獻有《愍征賦解釋: 《傷盧獻秀才》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獻上《愍征賦》一卷,憐憫南征新進士要上天,
一篇詩怎可比左太沖之聲?
只因為無功而得官衣,竟有如此輕重。
且不是真正的御內人,
又不是真正的通過龍門路。
貴侯雖然待我進入門下,
卻有文人隱約偷藏我的名字在卷中。
握著桂枝的手卻嫌棄它沒有折斷,
寧愿背著春風去死。
詩意:
這首詩詞是皮日休自嘲詩,表達了他對自己才華被忽視的懊悔與無奈之情。詩中他以獻上《愍征賦》一卷稱愿望,希望能夠得到重用升官。但他卻自知沒有真功實績,只是靠衣著的輕重來得到賞識,因此感嘆說即使文人詞客對他的詩文稱頌,也只是偷偷放在卷冊之中,不會真正得到重視。詩中還暗示了自己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認為紛紛擁入朝門的文人并非真正有才華,而是通過其他手段得到賞識。最后一句用“負春風”來表達自己對官場的無奈和放棄。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低沉的語調,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上遭受冷落,寂寞無望的心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盧”,暗示自己被賤視而無法得到重用。他愿意以詩文表達自己的才情,卻只能默默地存在于卷冊之中,得不到真正的認可和賞識。詩詞以淡然自嘲的口吻,揭示了唐代官場風氣腐敗、世風日下的現狀,對虛偽和功利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批判。整首詩詞以悲憤的情緒貫穿,透露出詩人對理想被糟踏和現實的無力感。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了解到唐代官場的黑暗和文人的無奈。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將社會現象和個人遭遇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示了皮日休對官場虛偽和浮華的批判態度,以及對真正文人的自我反思和追求真實的渴望。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揭示社會弊端,既表達了詩人的痛苦,也抒發了他對正直和真實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