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 / 作者:蘇軾 |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黑黍黃粱初熟候,朱柑綠橘半甜時。
人生此樂須天付,莫遣兒曹取次知。
|
|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解釋: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黑黍黃粱初熟候,朱柑綠橘半甜時。
人生此樂須天付,莫遣兒曹取次知。
譯文:
山路拐彎到山腰,步行還未移動,
清澈的水流過瘦石,讓人覺得奇異。
白云自然地占據了東西嶺,明亮的月亮誰能劃分出上下池。
黑黍和黃粱初次成熟,朱柑和綠橘半甜的季節。
人生中的這種樂趣需要天賦,不要讓子孫計較其中的得失。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人生觀念為主題。蘇軾通過描繪山路、水流和云霧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欣賞。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腰的景色,清澈的水流以及云霧在山脈上的自然分布,顯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之處。在詩的后半部分,蘇軾將注意力轉向了人生的樂趣。他用豐富的色彩描繪了農作物的豐收季節,暗示了人生的美好時光。最后,他強調了人生的樂趣應該由命運決定,而不是被子孫計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生樂趣的主題。蘇軾通過對山路、水流、云霧和農作物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之處,并通過對季節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喜悅和美好。他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命運的順從,主張享受人生中的樂趣,不要計較得失。整首詩意境寧靜、自然,展現了蘇軾對生活的豁達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