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亭鶴聞之舊矣及來吳中以錢半千得一只養之…請垂見和 / 作者:皮日休 |
池上低摧病不行,誰教仙魄反層城。
陰苔尚有前朝跡,皎月新無昨夜聲。
菰米正殘三日料,筠籠休礙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時盡,遇著云泉即愴情。
|
|
華亭鶴聞之舊矣及來吳中以錢半千得一只養之…請垂見和解釋: 《華亭鶴聞之舊矣及來吳中以錢半千得一只養之…請垂見和》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
華亭是指當時的一處地名,以景色美麗而聞名。詩中描述了詩人病重不能外出,但是聽聞華亭有一只仙鶴,想要養它以取慰自己的心情。
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池塘邊低病不行,
不知是誰讓仙魂來到平凡之地。
陰濕的苔蘚上還留存著古人的足跡,
明亮的月光下卻沒有昨晚的聲音。
菰米已經不剩三天的食糧,
竹籠再也不能阻擋他上九霄的程途。
不知道這份思念何時才能結束,
只有遇到云泉才會使它傷感。
詩意與賞析:
整首詩情緒低落,寄托了詩人病重、無法外出的心情。詩中的華亭鶴成為詩人內心憧憬的一絲慰籍,希望通過養鶴能夠撫慰心靈,然而現實卻令人痛苦。詩中通過描繪池塘、月光等景物,過渡出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古人的痕跡與現代的虛無相對比,將自己的病痛與華麗景色的寄托相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突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通過對華亭鶴的期盼和遭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未來的迷茫不解。
這首詩詞表現了皮日休對命運和生活現實的無奈和悲涼之情,從而展現了他細膩的情感和對生命內涵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