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開元觀顧道士 / 作者:皮日休 |
協晨宮上啟金扉,詔使先生坐蛻歸。
鶴有一聲應是哭,丹無馀粒恐潛飛。
煙凄玉笥封云篆,月慘琪花葬羽衣。
腸斷雷平舊游處,五芝無影草微微。
|
|
傷開元觀顧道士解釋: 傷開元觀顧道士
協晨宮上啟金扉,
詔使先生坐蛻歸。
鶴有一聲應是哭,
丹無馀粒恐潛飛。
煙凄玉笥封云篆,
月慘琪花葬羽衣。
腸斷雷平舊游處,
五芝無影草微微。
譯文:
晨光協調,宮闕的金門打開,
朝廷派使者通知先生回去。
白鶴發出一聲似哭的叫聲,
靈丹沒有剩余,怕會離去。
迷霧凄涼,玉盒封著云紋文,
皎潔的月光慘淡地照耀花瓣,
埋葬了仙人的羽衣。
心傷得如此深,轉瞬間離開了樂土,
五芝(仙草)無影地微微搖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表達了皮日休對觀顧道士及他所代表的仙人境界的懷念之情。
詩開篇以“協晨宮上啟金扉”形容莊嚴的景象,表明了皇帝詔使觀顧道士返回仙界的決定。隨后又用“鶴有一聲應是哭”,表達了人們對道士離別的遺憾之情。接下來的兩句“丹無馀粒恐潛飛”,形象獨特地描繪了靈丹(仙丹)消耗盡,使得道士隨時會離開塵世回到仙界的情景。
下半部分以“煙凄玉笥封云篆”和“月慘琪花葬羽衣”兩句,通過煙霧和月光的映照,表達了對仙人境界的遺憾和悲傷之情。最后兩句“腸斷雷平舊游處,五芝無影草微微”,則暗示了作者的心靈彷徨和無奈,表達了對道士離去和曾經和他共同游歷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清新雅致的語言描繪了觀顧道士的飄渺仙境和他在人間生活的離別,表達了作者對超凡境界的憧憬和對道士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獨到描繪,使詩中情感更加深入人心,給人以美感和心靈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