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玄寺雙矮檜 / 作者:皮日休 |
撲地枝回是翠鈿,碧絲籠細不成煙。
應如天竺難陀寺,一對狻猊相枕眠。
|
|
重玄寺雙矮檜解釋: 重玄寺雙矮檜,朝代:唐代,作者:皮日休。
重玄,即指《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矮檜,指低矮的松樹。
詩中的撲地枝回翠鈿,描述了矮檜樹枝盤繞的樣子,猶如一串串翡翠佩飾。碧絲籠細不成煙,形容矮檜樹葉色澤碧綠,細膩如霧氣凝結。
接著,作者將矮檜與難陀寺相對比。難陀寺是印度的一座佛教寺廟,以雕刻的狻猊(古代傳說中一種獅子形象的猛獸)著名。
詩中提到“一對狻猊相枕眠”,意味著難陀寺中的狻猊一對似乎在棲息休眠。作者通過對矮檜與難陀寺的描繪,以及對狻猊休眠姿態的暗示,表現了寂靜與寧謐的意境。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繪和隱喻手法,表現了自然景色和宗教寺廟的靜謐和平和之美,傳遞了一種寧靜和寧愿思考的情感。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宗教意象融合,形成了美的感知和體驗。
中文譯文:
重玄寺的雙矮檜,
撲地的樹枝像翠鈿。
碧綠的葉子纏繞細膩,
形如被籠罩的碧煙。
應如難陀寺里的狻猊,
一對相依枕而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將自然界的景色和宗教寺廟的意象結合起來,傳達了一種寧靜與安謐的情感。矮檜的盤繞樹枝,猶如珍貴的翡翠飾品,細膩的碧綠葉子則像縷縷的煙霧。作者通過對獅子形象的狻猊的隱喻,表現了寺廟中靜謐的氛圍,以及狻猊休息姿態帶來的安寧感。
整首詩隱喻意境深遠,通過宛如撫摸的筆觸,描繪了寺廟的靜謐與寧靜。作者希望人們在這種寧靜中尋找內心的平和與思考。詩中的景色和意象與音韻節奏的細膩搭配,共同營造了一種寧靜美感的氛圍,使讀者在細細品味之際,也引發內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