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隱堂詩 / 作者:蘇軾 |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
貢隨南使遠,載壓渭舟偏。
已伴喬松老,那知故國遷。
金人解辭漢,汝獨不潸然?
|
|
中隱堂詩解釋:
《中隱堂詩》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
貢隨南使遠,載壓渭舟偏。
已伴喬松老,那知故國遷。
金人解辭漢,汝獨不潸然?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軾離開故鄉的心情。他用鸚鵡狀的翡翠來比喻離開家園的自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提到自己曾經隨南使遠赴南方,載著貢品乘舟渡過渭河,旅途勞累。他已經陪伴著喬松(指友人文彥博)度過了許多年,卻不曾想到祖國的變遷。金人指的是金朝的侵略者,解辭漢指的是北宋被金朝俘虜后,蘇軾被釋放回到南方,而他的朋友文彥博卻被迫留在北方。詩中質問他的朋友為何不感到悲傷。
賞析:
《中隱堂詩》是蘇軾表達離愁別緒的作品之一。他以翡翠飾物來比喻自己,情感豐富而細膩。通過描述自己遠離故鄉的旅程和與友人的別離,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國家動蕩的憂慮。尤其在詩末,蘇軾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質問他的朋友,暗示了自己內心的悲傷和對友人的期望。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家國的深情厚意,展現了他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和感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