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有感) / 作者:蘇軾 |
笑怕薔薇罥,行憂寶瑟僵。
美人依約在西廂,只恐暗中迷路,認余香。
午夜風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紋如水玉肌涼。
何物與儂歸去、有殘妝。
|
|
南歌子(有感)解釋:
《南歌子(有感)》是蘇軾的作品,描述了一個美人依約在西廂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美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笑怕薔薇罥,行憂寶瑟僵。
美人依約在西廂,只恐暗中迷路,認余香。
午夜風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紋如水玉肌涼。何物與儂歸去、有殘妝。
譯文:
嬌笑怕薔薇纏繞,行路憂心若琴僵。
美人依約在西廂,只恐在黑暗中迷路,尋找我的香氣。
午夜時分風吹動帷幕,深夜月亮照到床前。
床上的褥子涼如玉肌,我想與你一同離去,你的妝容仍未完全褪去。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美人依約在西廂的畫面。詩人將美人與薔薇、寶瑟、香氣等元素相聯系,表達美人的嬌美和吸引力。她守約在西廂,但由于黑暗中的迷路之虞,她尋找詩人的香氣來引導她找到目的地。這種情景描寫既有浪漫的色彩,又透露出一絲無奈和焦慮。
詩中出現的午夜風翻幔、三更月到床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幽靜而寂寥的氛圍。床上的褥子冷涼如水,給人以觸覺上的冷感,與美人身體的溫暖形成對比,強化了美人的吸引力和可貴之處。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美人的愛慕之情,他希望與美人一同歸去,但美人身上仍留有殘妝,暗示著她并未完全屬于詩人,也引發了對美的流逝和時光的感慨。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美的渴望和對光陰流轉的思考。它既展現了美人的魅力和詩人對她的迷戀,又透過美人的形象傳達了對時光易逝、美好瞬間的珍視和無奈。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成為了宋代文人詞壇的佳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