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目二首 / 作者:韓偓 |
萬古離懷憎物色,幾生愁緒溺風光。
廢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蕩夕陽。
倚道向人多脈脈,為情因酒易倀倀。
宦途棄擲須甘分,回避紅塵是所長。
動非求進靜非禪,咋舌吞聲過十年。
溪漲浪花如積石,雨晴云葉似連錢。
干戈歲久諳戎事,枕簟秋涼減夜眠。
攻苦慣來無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鮮。
|
|
即目二首解釋: 《即目二首》
萬古離懷憎物色,
幾生愁緒溺風光。
廢城沃土肥春草,
野渡空船蕩夕陽。
倚道向人多脈脈,
為情因酒易倀倀。
宦途棄擲須甘分,
回避紅塵是所長。
動非求進靜非禪,
咋舌吞聲過十年。
溪漲浪花如積石,
雨晴云葉似連錢。
干戈歲久諳戎事,
枕簟秋涼減夜眠。
攻苦慣來無不可,
寸心如水但澄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作者韓偓的感受和觀察,描繪了他對人生和世態的思考。詩的第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世間萬物的厭倦和離開的意愿。第二句則描述了他多年以來的愁緒和對風光的錯覺。
在第三和第四句,作者用廢棄的城市和荒蕪的船只來描繪廢墟和寂寞的景象,傳達出作者在塵世中的孤獨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的感情經歷,他言語倚賴地向他人述說,酒成為他宣泄情感的工具。然而,為了保護自己的感情,他學會了隱藏自己,并放棄追求世俗的名利,以追求內心的悠閑。
最后幾句則描繪了作者對世事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態度。他表示,進取和寧靜都不是他所追求的,他已經咽下了自己的言語十年之久,水濁則無法見底,寸心卻可以清澈透明。
整首詩透露出作者對世俗名利的厭惡和追求內心悠閑的渴望。他以對人生的閱歷和觀察為基礎,表達了對世事的理解和自由的追求。他選擇了一個人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觀察生活的點滴,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清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