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二十七日自撫州往南城縣舟行見拂水薔薇因有是作 / 作者:韓偓 |
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葉瘦。
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
綠刺紅房戰褭時,吳娃越艷醺酣后。
且將濁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輕宇宙。
|
|
三月二十七日自撫州往南城縣舟行見拂水薔薇因有是作解釋: 《三月二十七日自撫州往南城縣舟行見拂水薔薇因有是作》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中春雨波浪肥,
石上野花枝葉瘦。
枝低波高如有情,
浪去枝留如力斗。
綠刺紅房戰褭時,
吳娃越艷醺酣后。
且將濁酒伴清吟,
酒逸吟狂輕宇宙。
詩意:
這首詩以江中春雨為契機,通過描寫波浪和拂水薔薇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中以對比的手法,將波浪形容為肥胖,而拂水薔薇的枝葉卻瘦弱。波浪低垂,拂水薔薇的枝條則高高挺起,仿佛波浪和拂水薔薇之間有了某種情感交流。當波浪退去,拂水薔薇的枝條卻仍然留在原地,仿佛在與波浪斗志相持。接下來,詩人以綠色荊棘和紅色薔薇花戰斗的場景,聯想到吳娃和越艷兩位美女醉酒之后的情景。最后,詩人表示將喝濁酒伴隨清吟,醉酒后的吟唱不受限于物質世界,象征詩人追求真實自由創作精神。
賞析:
這首詩以江南春雨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波浪和拂水薔薇,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波浪和拂水薔薇之間的對比和聯系,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豐富的想象力。文中通過波浪和拂水薔薇的形象,表達了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引發了讀者對于自然界和人與自然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的愿望,將清吟和濁酒結合在一起,酒后有一種解放、超越現實的感覺。整首詩雖言辭簡練,卻意蘊豐富,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