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述古席上) / 作者:蘇軾 |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撥斷琵琶索。
枕淚夢魂中。
覺來眉暈重。
華堂堆燭淚。
長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東。
應思陳孟公。
|
|
菩薩蠻(述古席上)解釋:
《菩薩蠻(述古席上)》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撥斷琵琶索。
枕淚夢魂中,
覺來眉暈重。
華堂堆燭淚,
長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東,
應思陳孟公。
詩意:
《菩薩蠻(述古席上)》描述了一種相思之情。詩中的主人公觀察月亮西斜而落,思念之情讓他無法繼續彈奏琵琶的弦索。在枕頭上流下的淚水和夢中的思念使他蘇醒時感到眉毛沉重。他身處華堂之中,堆滿了燃燒的蠟燭和淚水。長笛的聲音吹拂著新的流水聲。他與其他醉酒的客人分散在東西方,但心中卻思念著陳孟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對過去友人的思念。首句以娟娟缺月的景象描繪了夜晚的凄涼,同時也象征了主人公內心的空虛和缺失。相思之情使他無法繼續琵琶的彈奏,琵琶索斷的意象表達了他情感的糾結和無法解脫的困境。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寫枕頭上的淚水和夢中的思念,表現了主人公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即使覺醒時眉毛也沉重不已,可見他內心的痛苦和苦悶。
華堂堆燭淚一句以華貴的堂會和燃燒的蠟燭來形容主人公內心的悲傷和眼淚的汪洋,燭淚相映成趣,增加了詩詞的視覺效果。
最后兩句以長笛吹奏新水的聲音和醉客各自東西方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與其他人分隔遙遠,心中卻仍然思念著陳孟公,這是對友情的深情表達。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墨和深情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在寂寞孤獨之中對過去友情的留戀和思念之情,引發讀者對生命中珍貴情感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