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有寄) / 作者:蘇軾 |
城隅靜女何人見。
先生日夜歌彤管。
誰識蔡姬賢。
江南顧彥先。
先生那久困。
湯沐須名郡。
惟有謝夫人。
從來見擬倫。
|
|
菩薩蠻(有寄)解釋:
《菩薩蠻(有寄)》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個靜坐在城隅的女子,欣賞著蘇軾的歌唱。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隅靜女何人見,
先生日夜歌彤管。
誰識蔡姬賢,
江南顧彥先。
先生那久困,
湯沐須名郡。
惟有謝夫人,
從來見擬倫。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一位名叫蔡姬的賢女的贊美之作。詩中描述了一個靜靜坐在城隅的女子,她細心聆聽著蘇軾日夜歌唱的聲音。然而,除了這位女子外,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蔡姬的賢德之處。江南的顧彥先可能是指贊賞蘇軾的文人雅士。蘇軾自己則表達了自己長期以來的困厄和遭遇,希望能夠在湯沐的美名和郡地中得到一些安慰。然而,只有謝夫人一直以來能夠真正理解并欣賞他的才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現了蘇軾對蔡姬的贊美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詩中,城隅的靜女象征著純潔和高尚的品質,她的出現使得蘇軾的歌唱有了傾聽者。然而,蘇軾認為除了她以外,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蔡姬的賢德。通過對江南的顧彥先的提及,蘇軾可能在表達對文人雅士的期望和尋求認同的愿望。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蘇軾自己的困境和不被理解的心情。他感嘆自己久困不得志,希望能夠在湯沐的名望和郡地中找到一些安慰和尊重。然而,在他的心中,只有謝夫人一直以來真正理解并賞識他的才情,這也是他所珍視的。
整首詩詞通過對女子、自身和他人的描寫,傳達了蘇軾對真摯情感和內心渴望的表達。它既展示了詩人的孤獨和困境,又表達了對理解和認同的渴望。同時,通過對女子和謝夫人的贊美,表達了對品德高尚和理解他人價值的敬意。這首詩詞以簡短的字數,展現了蘇軾對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表達了他對于真正理解和賞識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