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綴體 / 作者:韓偓 |
院宇秋明日日長,社前一雁到遼陽。
隴頭針線年年事,不喜寒砧搗斷腸。
|
|
聯綴體解釋: 《聯綴體》是唐代韓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場景,通過表達對特定事物和現象的感受,傳達出詩人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院宇秋明日日長,
社前一雁到遼陽。
隴頭針線年年事,
不喜寒砧搗斷腸。
詩詞的翻譯如下:
在院宇里,秋天的明日一天天過去,
社前一只雁子飛到遼陽。
每年都在隴頭上修補衣針線,
心情不高興,因為寒冬嘎然而止。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院宇為背景,通過一系列景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詩詞首句描繪了秋天的時間很長,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詩中的"院宇"可能指的是詩人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他眷戀的地方,這里充滿了秋天的氣息。
接著,詩詞第二句提到一只雁子飛到遼陽。"社前"可能指的是社區的前面,也有可能是指東方的地方。雁子是秋天常見的候鳥,它的到來標志著秋天的深入,詩人通過描寫雁子的飛行表達了他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第三句詩詞以"隴頭"為背景,表達了針線工作的辛勞。"隴頭"可能指的是隴西,也可能是指高處的地方。詩人通過描繪自己每年都在隴頭上修補衣針線,來表現詩人勤奮工作的一面。這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替。
最后一句詩詞以"寒砧"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失望和無奈。"寒砧"是指砧板上敲擊的聲音,寒冷的砧板敲擊聲似乎比其他季節更加凄涼。詩人通過寒砧搗斷腸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沉郁和苦悶。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秋天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寒冷季節和辛勞工作的感慨和情感。整首詩詞清新樸素,能夠引起讀者對秋天和時間流逝的思考。通過描繪平凡事物和現象,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和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