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玩月 / 作者:韓偓 |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細碎浪頭光。
寒驚烏鵲離巢噪,冷射蛟螭換窟藏。
更憶瑤臺逢此夜,水晶宮殿挹瓊漿。
|
|
洞庭玩月解釋: 《洞庭玩月》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韓偓。這首詩描述了洞庭湖上的秋夜月光,以及月光在湖面上的美麗景象。詩歌通過描繪月光照射下的洞庭湖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
詩中首兩句描述了洞庭湖上的清秋月,月光照射下,湖面宛如霜一般明亮。接著,詩句描繪了湖底的情景:用玉碗來形容湖底的水清澈透明,如同玉碗一般,而湖面則像金杯一樣閃耀著細碎的波光。
接下來,詩句描寫了月光的寒冷給烏鵲帶來的不安,使它們不得不離開巢穴。蛟螭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形水靈,它們也因為寒冷而不得不找到更溫暖的藏身之處。
最后兩句詩句提到了作者回憶瑤臺之夜,水晶宮殿中盛滿了瓊漿,意味著夜晚的美麗和宴會的盛況。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古代仙境瑤臺的懷念之情。通過對月光與湖泊相互映襯的描繪,該詩表達了大自然中的神秘和美麗,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