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畢侍御謫居 / 作者:錢起 |
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
忠藎不為明主知,悲來莫向時人說,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百鳥喧喧噪一鶚,上林高枝亦難托。
寧嗟人世棄虞翻,且喜江山得康樂。
自憐黃綬老嬰身,妻子朝來勸隱淪。
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
|
送畢侍御謫居解釋: 詩詞《送畢侍御謫居》中文譯文:
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
忠藎不為明主知,悲來莫向時人說。
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百鳥喧喧噪一鶚,上林高枝亦難托。
寧嗟人世棄虞翻,且喜江山得康樂。
自憐黃綬老嬰身,妻子朝來勸隱淪。
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詩意和賞析:
《送畢侍御謫居》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通過描寫畢侍御在謫居前的困境和離別場景,展現了忠誠、悲憤和別離的主題。
詩的前四句描寫了畢侍御的境遇。畢侍御因為忠于自己的原則,不向明主妥協,最終被貶謫到別地。他志愿寧愿含辱而死,也不愿違背自己的信仰,可悲卻無法向時人表達自己的悲憤。
后四句中,詩人以自然景物來映襯畢侍御的忠誠。滄浪之水見心境清澈,象征畢侍御內心的清正。楚客淚滿衣襟,表達了他對國家的憂愁之情。百鳥喧囂中只有一只鶚獨立高枝,象征著畢侍御的孤獨和無法托舉的寂寞。詩末,詩人表達了對江山康樂的喜悅,同時感嘆人世的虛妄和短暫。自己作為一介黃綬的老者,受家人勸告而隱居,與眾不同。
整首詩以別離之情為主題,以畢侍御為形象,通過描寫他的忠誠和困境,表達了詩人對忠貞的贊賞,對時世的失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人生無常和離別的無奈,以及歲月流逝帶來的相思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