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黃綬赴藍田縣作 / 作者:錢起 |
蟠木無匠伯,終年棄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門。
忽忝英達顧,寧窺造化恩。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慚黎元。
賢尹正趨府,仆夫儼歸軒。
眼中縣胥色,耳里蒼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徑,雞鳴隔嶺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論。
且嘉訟庭寂,前階滿芳蓀。
|
|
初黃綬赴藍田縣作解釋: 《初黃綬赴藍田縣作》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自喻為一個匠人,抒發了自己對于官府任命的愿望和對于社會現狀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蟠木無匠伯,終年棄山樊。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門。忽叩英達顧,寧窺造化恩。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一叨尉京甸,三省慚黎元。賢尹正趨府,仆夫儼歸軒。眼中縣胥色,耳里蒼生言。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鹿聚入田徑,雞鳴隔嶺村。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論。且嘉訟庭寂,前階滿芳蓀。
詩意和賞析:詩詞通過比喻的手法,將詩人自己比作一個無作匠的木材,孤獨地留在山樊之中。詩人抱有一顆苦心但缺乏良知的心態,渴望得到貴人的關注和認可,以便能夠在官府里任職。詩人對于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希望得到發揮的渴望通過對比詩人自愧不如螢火的自嘲與遠大的志向相互烘托,使詩人渴望得到官府的承認和尊重。
詩詞還通過描繪詩人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描述了藍田縣的景色和民生情況,呈現出了一幅寧靜、美好的桃源景象。盡管如此,詩人卻覺得這樣的環境下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對于社會狀況的不滿和渴望得到官府認可的愿望更加凸顯。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向往,對于社會現狀的不滿,以及對于良好生活環境和公正政府的渴望。它既顯示了詩人個人的情感和追求,又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某些方面的現實狀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