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 / 作者:錢起 |
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
諸侯持節鉞,千里控山河。
漢驛雙旌度,胡沙七騎過。
驚蓬連雁起,牧馬入云多。
不賣盧龍塞,能消瀚海波。
須傳出師頌,莫奏式微歌。
|
|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解釋: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是錢起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出使君前往太原行營的情景,展示了大唐帝國的威懾力和英勇無畏的形象。
詩人以太白明無象的形象引出了詩的主題。太白是指北斗七星,象征著皇權和天命。詩中說,太白明亮無象,是因為天子的威嚴之氣仍未將戰爭之戈收回。而各諸侯國正舉國上表,持節掌握著權力,在千里之內掌控山河,準備迎接行營到來。
接下來的內容描述了行營的景象。漢驛上雙旌高高飄揚,象征著使君的行進速度非常快,手下只有七名騎兵,但是他們愣是飛奔過胡沙(戈壁灘),驚動了路旁的群雁和刮起的塵沙。而前面放牧的馬兒們仿佛也被這支隊伍的英勇所感染,紛紛躍入云端,形成壯麗的景象。
詩的最后部分表達了行營的力量和決心。他們不會賣掉邊塞上重要的盧龍塞,因為他們需要保衛這片土地;而他們也能夠平息瀚海的波濤,意味著他們能夠掌控戰爭的蠻荒之地。最后詩人說,傳唱行營的威武之名,而不要歌唱那些式微的曲調。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大致意思如下:
太白明亮無象,皇帝的權威仍未減退。
各路諸侯國舉行宴會,掌控山河,領導他們的部隊。
使君在漢驛中盡速行進,只帶著七騎士。
他們飛奔過胡沙,驚飛了一群雁,并揚起塵沙。
放牧的馬兒紛紛躍入云端,形成了壯麗的景象。
行營不會賣掉盧龍塞,也能夠平息瀚海的波濤。
唱頌行營的威武之名,不要唱那些式微的曲調。
這首詩呈現了唐代行營的威武形象。使君此時正前往太原行營,顯示了大唐帝國的強大力量和統治意志,以及底下將士的英勇無畏。詩中運用了豪邁的辭章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氛圍和行營的莊嚴威武。同時也展示了唐代帝國的邊塞風貌和草原文化的特點,使人倍感壯觀和獨特。這首詩通過具體的形象描繪和濃厚的戰爭氛圍,展示了唐代帝國的壯麗景象和強大力量,給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