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回文) / 作者:蘇軾 |
嶠南江淺紅梅小。
小梅紅淺江南嶠。
窺我向疏籬。
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離別惜殘枝。
枝殘惜別離。
|
|
菩薩蠻(回文)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的《菩薩蠻(回文)》,它屬于宋代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嶠南江淺紅梅小。
小梅紅淺江南嶠。
窺我向疏籬。
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離別惜殘枝。
枝殘惜別離。
這首詩詞采用了回文的形式,即可以從前往后讀,也可以從后往前讀,呈現了一種獨特的對稱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江南地區盛開的淺紅梅花。蘇軾以對稱的句式與回文的結構,表達了離別的情感。詩中的"窺我向疏籬"和"籬疏向我窺"表明了兩個人在籬笆旁窺視對方,暗示了彼此之間的離別和思念。"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則傳達了歲月的流轉,以及人們在離別中感嘆時光的短暫和年老的無常。"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是蘇軾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雙重思考,表達了他對離別的痛惜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回文的形式,將離別之情與時光流轉相結合,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短暫的感慨。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遠的啟示和思考。同時,回文的形式給詩詞增添了一種獨特的美感,使其在形式上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