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成 / 作者:錢起 |
含毫意不淺,微月上簾櫳。
門靜吏人息,心閑囹圄空。
繁星入疏樹,驚鵲倦秋風。
始覺牽卑劇,宵眠亦在公。
|
|
偶成解釋: 《偶成》是唐代詩人錢起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含著深意的詩情,微弱的月光照在窗欞上。門靜,官吏已息事寧人;心閑,牢房空空蕩蕩。繁星點綴稀疏的樹枝,驚起的鵲鳥疲倦于秋風。方才覺得被俗務所牽扯,夜半時分也在公共場所安然入眠。
詩意和賞析:
《偶成》是一首描寫閑適寧靜的生活情趣的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官場疲憊之余,尋求內心平靜的愿望,以及對自然與寧靜的向往。
詩中以微月、靜門、疏星等形象細致描繪了一幅靜謐的畫面,借此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淡泊。詩人在官場中感受到了世俗之累,而這種累積在夜晚達到高潮,讓他深感疲憊和束縛。因此,他希望在這個時刻能夠尋找到一份內心的寧靜,不受外界的紛擾,仿佛一切俗事都被拋諸腦后。
詩中的“繁星入疏樹”和“驚鵲倦秋風”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景象,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閑適與寧靜。繁星點綴的夜空和疏疏落落的樹枝,與驚起疲倦的鵲鳥在秋風中呼嘯,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場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流動。
詩的最后兩句“始覺牽卑劇,宵眠亦在公”,表達了詩人對世俗事務的厭棄,他感受到了“卑微”的束縛,但夜晚的時光也并非完全屬于自己,宵夜的時刻仍然在“公共場所”中,表現出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總體來說,錢起在《偶成》中通過描繪寧靜夜晚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以及對隨意自在生活的向往。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清凈、閑適、自由的渴望,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