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暑納涼 / 作者:錢起 |
木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
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
十旬河朔應虛醉,八柱天臺好納涼。
無事始然知靜勝,深垂紗帳詠滄浪。
|
|
避暑納涼解釋: 《避暑納涼》是唐代詩人錢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槿花開畏日長,
時搖輕扇倚繩床。
初晴草蔓緣新筍,
頻雨苔衣染舊墻。
十旬河朔應虛醉,
八柱天臺好納涼。
無事始然知靜勝,
深垂紗帳詠滄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避暑納涼的場景。詩人以木槿花開放的季節為背景,表達了對夏日炎熱的畏懼,同時展現了在炎熱天氣中尋求涼爽的愿望。詩中描繪了一系列清涼的景象,如搖動輕扇倚靠在竹床上,初晴時節,嫩草蔓延在新生的竹筍上,頻繁的雨水染上了舊墻上的苔蘚。接著,詩人描述了他在河朔地區度過了十天的酒醉時光,以及在天臺山上的納涼之樂。最后,詩人提到了在寧靜中體會到了勝過紛擾的境地,并以垂下的紗帳詠嘆著遼闊的滄浪之景。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夏日避暑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涼爽的渴望和對寧靜的追求。詩人以木槿花的開放為引子,將讀者帶入一個炎熱的夏季,而后以草蔓、雨水和苔蘚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夏季的特點。在描寫河朔和天臺山時,詩人以地名象征著他逃離炎熱的現實,尋求心靈的舒適與寧靜。最后,詩人以垂下的紗帳詠嘆滄浪之景,表現了對遠離塵囂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避暑納涼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夏日的清涼之景,同時也表達了追求心靈寧靜和超脫塵囂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