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 / 作者:盧綸 |
清秋來幾時,宋玉已先知。
曠朗霞映竹,澄明山滿池。
葺橋雙鶴赴,收果眾猿隨。
韶樂方今奏,云林徒蔽虧。
|
|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解釋: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秋來幾時,
宋玉已先知。
曠朗霞映竹,
澄明山滿池。
葺橋雙鶴赴,
收果眾猿隨。
韶樂方今奏,
云林徒蔽虧。
中文譯文:
秋天的清涼何時降臨,
宋玉早已先知。
明亮的霞光映照在竹林上,
明凈的山水充滿了池塘。
修葺好的橋上,一對仙鶴飛來,
采摘果實的猿猴紛紛跟隨。
美妙的音樂此刻奏響,
云林仍然被遮蔽而不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首先提到了宋玉,這是指古代文人宋玉對秋天的描寫,說明秋天的美景早已被前人所知。接著,詩人以清新明朗的筆觸描繪了竹林和山水,展示了秋天的美麗景色。
詩中出現了修葺好的橋和仙鶴,以及采摘果實的猿猴,這些形象增添了生動感和活力。最后,詩人提到了美妙的音樂,但云林卻被遮蔽,暗示著一些美好的事物可能被埋沒或被忽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竹林、山水和音樂的描繪,突出了秋天的明亮、清涼和美麗。
詩中的"宋玉已先知"一句,暗示了古代文人對秋天的描寫已經深入人心,表達了詩人對古人文化的敬仰和對傳統文化的承繼。
整首詩意境明朗,語言簡練,展示了盧綸對秋天景色的獨到感受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覺。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現實世界中被掩蓋美好的思考,呼喚人們去發現和欣賞隱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