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鄭七綱 / 作者:盧綸 |
小來落托復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隨兄弟共團圓。
羈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縈若網(wǎng)牽。
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
|
|
寄鄭七綱解釋: 《寄鄭七綱》是唐代詩人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友人鄭七綱的思念之情,并表達了自己愿意與友人一起團聚的心愿。
詩中的“小來落托復迍邅”表示詩人長期以來一直壓抑著情感,如今信筆落地,情感終于得到了宣泄。詩人深感自己在多年以來所受的屈辱,希望友人能夠理解。
接著,詩人表示自己愿意舍去傲慢的形骸,與友人共同團聚。他們雖然長時間分離,但仍然心有靈犀,彼此之間的情感沒有改變。
詩人接下來描述了自己長期以來的顛沛流離和官場上的辛酸。他們一直在各地流浪,沒有固定的居所。而自己的官位也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是被網(wǎng)牽住的飛鳥,無法自由飛翔。
最后,詩人表達了希望與鄭七綱團聚的愿望。他說:“等到日后吳公記起問起時,我愿意把黃綬與青氈一同奉獻給你。”這里的“吳公”指的就是鄭七綱。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蘊含著深刻的情感,以及對友誼和團聚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