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員將軍罷戰后歸舊里贈朔北故人(一作常袞詩) / 作者:盧綸 |
結發事疆場,全生俱到鄉。
連云防鐵嶺,同日破漁陽。
牧馬胡天晚,移軍磧路長。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歸老勛仍在,酬恩虜未亡。
獨行過邑里,多病對農桑。
雄劍依塵橐,陰符寄藥囊。
空馀麾下將,猶逐羽林郎。
|
|
代員將軍罷戰后歸舊里贈朔北故人(一作常袞詩)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替員將軍戰后罷戰,回歸故里贈與朔北的故人。
結發之時投身疆場,現在全體生還返鄉。
連續征戰攻破連云防線,同一天攻克鐵嶺和漁陽城。
牧馬到胡天的晚上,移軍抵達長長的磧路。
枕戈眠臥在古老的戍樓,打起角號立在寒冷的霜中。
老去的功勛仍然存在,回報恩情虜寇還未消亡。
獨自走過故鄉的村鎮,多病地面對著農田耕作。
剩下雄壯的劍放在塵土的馱簍,神秘的符咒裝在藥囊中。
還剩下許多曾是將領的人,仍然隨從著羽林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盧綸的作品,詩人通過描寫代員將軍在戰爭結束后回歸故鄉,贈與朔北故人的情景,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將士的辛苦,以及對故鄉和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
詩中描寫了代員將軍曾經參與的戰斗,他帶著年輕的壯志投身疆場,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全體生還回到了家鄉。他在戰場上攻破了連云防線,并在同一天攻陷了鐵嶺和漁陽城,展現了將軍的勇武和智謀。
然而,戰爭給將士們帶來了身心上的疲憊和傷痛。將軍們在牧馬的晚上依然無法放松,他們不斷地移師,長途跋涉在磧路上。他們在古老的戍樓上枕戈眠臥,寒冷的霜中吹角,為了保衛國家而戰。
詩中描寫了將軍們回到故鄉后的情景,他們經歷了辛苦和戰斗,如今只能獨自行走在曾經熟悉的鄉村之間。他們身體狀況不佳,對于農田的耕作只能多病地望著。將軍手中的雄劍已經沒了光彩,符咒被寄存在藥囊中。
這首詩通過寫將軍們的戰爭經歷、回歸故鄉的情景以及對故人的思念,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將士的忠誠,并通過對于農田和家鄉的描寫,反襯出戰爭對于故鄉的破壞和對于生活的擾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將軍們的敬佩和故人們的緬懷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