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贈暢當山居 / 作者:盧綸 |
古村荒石路,歲晏獨言歸。
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圍。
虬龍寧守蟄,鸞鶴豈矜飛。
君子固安分,毋聽勞者譏。
|
|
寄贈暢當山居解釋: 《寄贈暢當山居》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村荒石路,
歲晏獨言歸。
山雪厚三尺,
社榆粗十圍。
虬龍寧守蟄,
鸞鶴豈矜飛。
君子固安分,
毋聽勞者譏。
中文譯文:
古老的村莊,荒涼的石頭路,
歲月漸晚,我獨自歸來。
山上的雪厚達三尺,
村社周圍的榆樹粗十圍。
蛟龍寧愿蟄伏不出,
鳳凰鶴鳥又何必自夸飛翔。
君子應當堅守安分之道,
不要聽信那些嘲諷勤勞者的言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隱居的山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安寧自在生活的向往與推崇,并對君子應當堅守內心的安寧和遠離世俗紛爭的態度進行了贊美。
詩的開頭寫到了古老的村莊和荒涼的石頭路,這里通過描繪村莊的古老和石頭路的荒涼,營造出一種寧靜深遠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歲月漸晚,獨自歸來的情景,顯示出他對歸隱山居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了山上的積雪和社周圍的榆樹,展現了冬季的景象。詩中提到的厚達三尺的山雪和粗十圍的榆樹,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冬季的嚴寒和冰雪覆蓋的景象,同時也傳遞出一種寂寞和冷清之感。
下半部分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思考和贊美。他用虬龍和鸞鶴來比喻隱居者,虬龍寧愿藏匿起來,不愿顯露自己;而鸞鶴則是傳說中的神鳥,不需要夸耀飛翔。這里表達了對隱居者安寧淡泊的贊美,認為君子應當追求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不必追求名利和虛榮。
最后兩句強調了君子應當堅守安分之道,不受那些嘲諷勤勞者的誹謗。這里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認為君子應當安于自己的本分和內心的寧靜,并不受外界的干擾和詆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居的景象和對隱居生活的思考,表達了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安分守己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返璞歸真、遠離塵囂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