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 / 作者:盧綸 |
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
彩筆征枚叟,花筵舞莫愁。
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
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
|
|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解釋: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是唐代詩人盧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
彩筆征枚叟,花筵舞莫愁。
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
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
詩意: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自己對宴會的喜悅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菊花酒、彩筆、花筵等元素,展現了宴會的熱鬧和歡樂。管弦樂聲使景物凝固,松柏和桂樹的美景也不會因為秋天而凋謝。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主人款待的感激之情,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細節,表達了詩人在宴會中的歡樂和感激之情。首句“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以宴會的主題元素“菊酒”開篇,展示了宴會的熱鬧氛圍,而“一顧得淹留”則表達了詩人對主人的贊賞和留連不舍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彩筆征枚叟,花筵舞莫愁”描繪了身著彩衣的老者在宴會上表演舞蹈的場景,表達了宴會的歡樂和活躍氛圍。這里的“彩筆征枚叟”形象生動,給人以愉悅和輕松的感覺。
后兩句“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通過音樂與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達了宴會氣氛的凝固與美好。管弦樂的聲音好像定格了整個景象,使人沉浸其中。而松柏和桂樹則象征著永恒和不變,不因秋天而凋謝,使宴會的美景長久保持。
最后兩句“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表達了詩人對主人的感激之情。詩人將自己與蓬蒿輩并列,意味著自己是一個平凡之人,而對主人的盛情款待心存感激,同時也感慨歲月的流轉,暗示人生短暫,時光易逝。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歡樂氛圍、美麗景色以及詩人的感激之情,展示了唐代宴會文化的繁榮和人生的無常。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富有韻律的語言,給人以愉悅和悠然的感覺,是一首具有明快節奏和愉悅情緒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