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席上勸李公擇酒) / 作者:蘇軾 |
不到謝公臺。
明月清風好在哉。
舊日髯孫何處去,重來。
短李風流更上才。
秋色漸摧頹。
滿院黃英映酒杯。
看取桃花春二月,爭開。
盡是劉郎去后栽。
|
|
南鄉子(席上勸李公擇酒)解釋:
《南鄉子(席上勸李公擇酒)》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到謝公臺。
明月清風好在哉。
舊日髯孫何處去,重來。
短李風流更上才。
秋色漸摧頹。
滿院黃英映酒杯。
看取桃花春二月,爭開。
盡是劉郎去后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飲宴時的景象,詩人蘇軾勸詩中的李公選擇適合的酒品。詩人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懷戀和對逝去歲月的追憶,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生命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集中在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上。首句“不到謝公臺”是指沒有去到謝靈運的墓地,意味著詩人對逝去的友人的思念。接下來的兩句“明月清風好在哉,舊日髯孫何處去,重來”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希望能夠回到過去。詩中的“髯孫”是指謝靈運,他是蘇軾的友人,也是蘇軾在謝公臺度過美好時光的伙伴。
第三句“短李風流更上才”是對李公的贊美,以及對友人才華的認可。接著的兩句“秋色漸摧頹,滿院黃英映酒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逐漸凋零,黃色的菊花映照著酒杯,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
最后兩句“看取桃花春二月,爭開。盡是劉郎去后栽”則表達了對桃花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詩人希望桃花能夠在春天的二月爭相開放,但也意味著逝去的美好時光不再回來。
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使用意象的手法,蘇軾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了深刻的人生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