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沈強輔雯上出犀麗玉作胡琴,送元素還朝,同子野各賦一首) / 作者:蘇軾 |
裙帶石榴紅。
卻水殷勤解贈儂。
應許逐雞雞莫怕,相逢。
一點靈犀必暗通。
何處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龍香雙鳳撥,輕攏。
長在環兒白雪胸。
|
|
南鄉子(沈強輔雯上出犀麗玉作胡琴,送元素還朝,同子野各賦一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南鄉子》。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裙帶石榴紅。
卻水殷勤解贈儂。
應許逐雞雞莫怕,相逢。
一點靈犀必暗通。
何處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龍香雙鳳撥,輕攏。
長在環兒白雪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人稱為"南鄉子"的人物,他送給元素(一位人名)一把胡琴,并與另一位名為子野的人相約各自賦詩。詩中,南鄉子以石榴紅的裙帶來比喻胡琴的美麗。他稱贊胡琴的音色如水一樣悠揚動人,并表示愿意與子野相聚,以心靈相通的方式互相了解。他追求良工的境地,希望能夠雕琢出更加純粹的音樂,但心中卻有一種空虛的感覺。最后,他希望能夠成為龍和鳳凰,共同奏響美妙的音樂,長久地存在于環兒(指胸口)如白雪一般清白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派的風格,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南鄉子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和對完美藝術的渴望。首先,他用石榴紅的裙帶來比喻胡琴,展現了胡琴的美麗和動人之處。接著,他以一種殷勤的方式將胡琴送給元素,表達了自己對音樂的贈予和對元素的歡迎之情。他希望與子野相逢,以靈犀一般的默契來交流和理解彼此的音樂心境。
詩詞中的"遇良工"一句表明南鄉子對音樂藝術的追求和對技藝的崇高要求。他希望能夠雕琢出更加純熟和精湛的音樂作品,但卻感受到內心的一種空虛,暗示著他對完美的追求似乎無法實現。最后,他以龍和鳳凰來比喻自己和他人,希望能夠共同創造出美好的音樂,長久地存在于純潔無瑕的內心世界中。
整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和含蓄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音樂藝術的熱愛和對完美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渴望創造出純凈、動人的音樂作品的內心世界,并通過音樂來尋求心靈的交流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