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 / 作者:盧綸 |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濛濛。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
數枝盤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
|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解釋: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濛濛。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
數枝盤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中文譯文:
可憐的云木叢,華清宮中滿布碧綠之濃。
顏色鮮潤似靈泉,陰涼清爽通向輦路。
玉壇上樹標示八桂,金井中的樹辨識雙桐。
樹影與寒露相互映照,共同喚起夜風。
幾枝樹藤盤繞在石頭上,幾片葉子飄落在云中。
燕子輕拂在宜人的秋風中,蟬鳴喚醒晝間的寂靜。
翠綠的屏風隱隱可見,珠子點綴共同形成玲瓏之美。
雷雨的降臨早了,樵蘇禁令威武雄壯。
野藤高高助長綠意,仙果獨特地呈現紅色。
心中感嘆繚繞在垣墻的暮色,這座山上傳來隱約的蛩鳴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盧綸創作的,表達了早秋華清宮中樹木的景象,以及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嘆。詩人通過對樹木的描繪,展現了早秋的寧靜和美麗。
詩中描述的云木叢和滿禁碧濛濛的景色,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靈泉的顏色鮮潤,輦路陰涼通暢,讓人感受到舒適和清爽。玉壇上標有八桂的樹木,金井中有雙桐樹,展示了華清宮的獨特之處。
詩中還描繪了樹影與寒露的相互映照,以及夜風的吹拂,給人以涼爽的感受。枝上的藤蔓盤繞在石頭上,落葉隨風飄落在云中,增添了一份自然的韻味。燕子輕拂秋風,蟬鳴喚醒晝間的寧靜,展現了秋天的特色。
詩中還提到了翠屏和珠綴,翠綠的屏風隱約可見,珠子點綴增添了華貴之美。雷雨來得早,樵蘇禁令威武雄壯,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
最后,野藤高高助長綠色,仙果呈現獨特的紅色,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詩人在最后提到了繚繞在垣墻的暮色和隱約傳來的蛩鳴聲,給人一種憂思和離愁的情緒。
整首詩以華清宮中的樹木為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展現了早秋的寧靜、美麗和變幻之美。詩人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將自然的景色與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這首詩表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生活萬象的細膩觀察,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帶領讀者領略早秋華清宮中樹木的美麗與韻味。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絲離愁別緒,使人們在欣賞自然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總之,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早秋華清宮中樹木的風采,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