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 作者:盧綸 |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
|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解釋: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參差巖障東,
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
松涼不為風。
這首詩詞寫的是盧綸送李益端公回邠寧幕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寶泉寺的景色,以及自然界的奇妙之處。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表達了山巖嶙峋、參差不齊的景象,以及云彩在陽光下閃爍的樣子,宛如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描繪了清澈的石頭并非因為雨水洗凈,松樹的涼意也不是來自風吹。這一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出山水清幽的特點。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表現了詩人傾心于泉水,與仙鶴一起欣賞,偷看猿猴摘取果實。這句詩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表達了詩人的心靈已經超脫塵俗,眼界雖然有塵埃的沾染,但內心的源泉已經通達。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表達了蓮花國的美麗無限,貝葉上的字無窮無盡。這句詩意呼應了寶泉寺的名字,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無限向往。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表明詩人希望李益端公早日登上麟閣,表示對他的美好祝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山水之間的清幽與和諧,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美好的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