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樂平苗明府 / 作者:盧綸 |
累職比柴桑,清秋入楚鄉。
一船燈照浪,兩岸樹凝霜。
亭吏趨寒霧,山城斂曙光。
無辭折腰久,仲德在鴛行。
|
|
送樂平苗明府解釋: 《送樂平苗明府》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累職比柴桑,
清秋入楚鄉。
一船燈照浪,
兩岸樹凝霜。
亭吏趨寒霧,
山城斂曙光。
無辭折腰久,
仲德在鴛行。
詩意:
這首詩是盧綸送別樂平苗明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樂平苗明府離開柴桑,進入楚鄉的情景。清秋時節,一艘船上的燈光映照在波浪上,兩岸的樹木上凝結著霜。亭吏匆匆行走在寒霧中,山城逐漸收斂著黎明的光輝。盧綸表示自己已經辭別苗明府很久了,而仲德(樂平苗明府的名字)正在遠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對苗明府的送別之情。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卻能勾勒出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累職比柴桑”,表明苗明府在柴桑歷任多個職務,表示他在政治事業上的辛勤努力。接著描述“清秋入楚鄉”,給人一種離別的感覺,清秋時節也暗示著時光的逝去。
下半部分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船上的燈光映照在波浪上,樹木上凝結的霜象征著寒冷的季節,增加了離別時的凄涼感。亭吏匆匆行走在寒霧中,山城漸漸收斂著黎明的光輝,給人一種離別后漸行漸遠的感覺。
最后兩句“無辭折腰久,仲德在鴛行”,表達了詩人長時間以來無法與苗明府告別的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苗明府遠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活動的細膩刻畫,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的凄涼和思念之情。這首詩以其樸素而深情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體現了盧綸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