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由踏青 / 作者:蘇軾 |
春風(fēng)陌上驚微塵,游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遮道賣符色怒嗔。
宜蠶使汝繭如甕,宜畜使汝羊如□[鹿下菌字去草頭]。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符禳新春。
道人得錢徑沽酒,醉倒自謂吾符神。
|
|
和子由踏青解釋:
《和子由踏青》
春風(fēng)陌上驚微塵,
游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旁飲,
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郭,
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
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
遮道賣符色怒嗔。
宜蠶使汝繭如甕,
宜畜使汝羊如蚡。
路人未必信此語,
強為買符禳新春。
道人得錢徑沽酒,
醉倒自謂吾符神。
中文譯文:
春風(fēng)吹起塵埃紛擾,
初春游人樂享歲華新。
閑來正好在路邊喝酒,
小麥雖短卻不怕車輪碾過。
城中的居民厭倦城郭,
喧囂之聲從清晨開始充斥四鄰。
歌聲和鼓聲驚動山谷,
簍筐和瓢碎開,野鴉和鳶鷹馴良。
有人聚在一起稱贊道士,
阻道而賣符,色情怒嗔。
宜養(yǎng)蠶使你的繭如甕,
宜養(yǎng)畜使你的羊如鹿下菌。
過路人未必會相信這話,
還是為了新春購買符咒。
道士得到錢就直接去買酒,
醉倒后自稱為真符神。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踏青的歡樂場景為主題,展示了人們追逐新春喜慶氣氛的熱情。作者通過描繪春風(fēng)吹起微塵、游人喝酒、城市喧囂以及道士賣符等場景,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傳統(tǒng)習(xí)俗的揶揄。詩中展現(xiàn)了熱鬧的春天景象,將人們忙碌而熱鬧的氛圍與平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相對比,以凸顯城市喧囂的厭倦和渴望歸隱田園的情感。同時,詩中還暗含對偽道士的戲謔和對追逐靈驗符咒的愚昧行為的諷刺。
賞析:
這首詩的詞章純正,采用了韻律優(yōu)美的五言絕句形式,表達流暢。作者通過用詞簡潔而富有意象的句子,將春天的景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詩人將春天、游人喝酒、城市繁忙和道士賣符等多個場景巧妙地安排在詩中,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描繪春天踏青場景的畫卷。
詩中以游人的喜慶踏青為主線,通過對城市的喧囂和道士的商業(yè)行為的描寫,表達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諷刺。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技巧,以及反諷的措辭,使詩歌中的場景更加真實和生動。整首詩以春天作為背景,運用對比手法,展示了現(xiàn)實社會與鄉(xiāng)村生活之間的沖突,在輕松詼諧的語調(diào)中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生活的抱怨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