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韋判官得雨中山 / 作者:盧綸 |
前峰后嶺碧濛濛,草擁驚泉樹帶風。
人語馬嘶聽不得,更堪長路在云中。
|
|
送韋判官得雨中山解釋: 送韋判官得雨中山
前峰后嶺碧濛濛,
草擁驚泉樹帶風。
人語馬嘶聽不得,
更堪長路在云中。
中文譯文:
前面的山峰,后面的山嶺,都是一片藍藍的迷霧。
草地堆積,泉水驚慌,樹木隨風搖動。
人們的話聲、馬兒的嘶鳴,都無法聽聞,
更令人心悅的是,遠遠的長路在云中蔓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卷,描述了一場在雨中送行的情景。詩人以獨特的表達手法,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雨中的山峰和山嶺被迷霧所籠罩,給人一種神秘而壯美的感覺。草地上堆積著雨水,泉水因雨而激動,樹木隨風搖動,在雨中形成一幅生動而有活力的畫面。而人們的話語和馬兒的嘶鳴在雨中變得微弱,無法清晰聽見,這也暗示著人們在山中的微弱和渺小。最后一句"長路在云中"表達了對未知未來的向往和追求,使整首詩更具意境。
賞析:
這首詩雖然字數(shù)不多,卻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表達,描繪出了一個清新而又神秘的畫面。詩人用意象豐富的語言,將自然景物的變化與人的情感相結(jié)合,給人一種獨特的感受。草地、泉水、樹木、雨水等細節(jié)描寫生動而有畫面感,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雨中山中的神秘和壯美。整首詩的主題圍繞著"送行"和"長路在云中"展開,既表達了對往別的祝福和送別之情,又表達了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jié)合的手法,使整首詩展現(xiàn)出了深刻的詩意,引發(fā)人們的思考和共鳴。這首詩具有明快、清新、自然的風格,整體上給人以豪邁和澎湃之感,使人對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有了更深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