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晚春) / 作者:蘇軾 |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
使君高會有余清。
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
|
南歌子(晚春)解釋:
《南歌子(晚春)》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清明時節的氛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
使君高會有余清。
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譯文:
太陽漸漸西斜,花房中的花朵綻放,風吹拂著麥浪輕輕搖曳。
夜晚微雨洗滌著郊野的小山丘。
此刻正是一年中春天最美好的時候,接近清明節。
我已經停下燒茶的火爐,將茶葉放入粥中。
使君(指高官顯貴)的宴會已經結束,余酒中仍然保留著清香。
這種快樂無聲無味,最難以言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晚春時節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中的花朵綻放和麥浪搖曳,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盎然和春意盎然的景象。微雨洗滌著郊野,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詩人通過描述這些景物,表達了他對春天的喜愛和對清明時節的期待。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轉而談及自己的心境和生活。他停止了煎茶的動作,將茶葉調入粥中,這顯示了他對清淡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君的宴會已經結束,但心中仍然保留著宴會的余韻和清香。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清明以及宴會的感受,以及對尋求內心平靜和生活滋味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清明時節的氛圍,同時展示了詩人的感受和思考。通過詩人對花朵、麥浪和微雨的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恢弘。詩人用"一年春好、近清明"來表達春天的美好和接近清明的時刻,傳遞出對這個季節的熱愛和期待。
詩人通過停止煎茶、調入粥中的動作,表達了他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對清淡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君高會結束后,仍然保留著清香,這暗示了詩人心中對美好時刻的回味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樸素的語言展示了蘇軾的豪放風格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通過對春天景物和自己生活的描繪,詩人通過細膩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傳達出對于生活真諦的追求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