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湖州作) / 作者:蘇軾 |
山雨瀟瀟過,溪橋瀏瀏清。
小園幽榭枕蘋汀。
門外月華如水、彩舟橫。
苕岸霜花盡,江湖雪陣平。
兩山遙指海門青。
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
|
|
南歌子(湖州作)解釋:
《南歌子(湖州作)》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雨瀟瀟過,溪橋瀏瀏清。
小園幽榭枕蘋汀。
門外月華如水、彩舟橫。
苕岸霜花盡,江湖雪陣平。
兩山遙指海門青。
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
譯文:
山雨瀟瀟過,溪橋流水清。
小園中幽靜的亭子靠在蘋汀上。
門外的月光像水一樣明亮,彩舟橫渡其中。
苕岸上的霜花已盡,江湖上的雪形成一片平靜。
兩座山峰遙指著青色的海門。
回首之間,水與云飄忽不定,尋找著孤獨的城市。
詩意和賞析:
《南歌子(湖州作)》描繪了一個山水幽靜的景致,以及詩人對這個景象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山雨瀟瀟過,溪橋瀏瀏清”,通過雨水的描述,給讀者展示了一個陰雨連綿的山水環(huán)境,溪水在橋下流淌,清澈見底。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小園中的亭子,亭子靠在蘋汀上,形成了一幅寧靜而隱蔽的景象。
詩中出現(xiàn)的“門外月華如水、彩舟橫”描繪了夜晚的景色。月光灑在地面上,如同水一樣明亮,一艘艘彩舟駛過其中,給人以和諧和美的感覺。
接著,詩中出現(xiàn)了“苕岸霜花盡,江湖雪陣平”,表達了冬天的景象。霜花已經(jīng)消失,江湖上的雪形成一片平靜,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歲月流轉(zhuǎn)的感慨。
最后兩句詩寫到“兩山遙指海門青,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詩人回首向遠方望去,兩座山峰遙遙相指,指向遠方的青色海門。而詩人內(nèi)心里正在尋找一個孤獨的城市,也可以理解為在尋找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寂寞和孤獨。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雨、溪水、月光、彩舟、霜花和雪景等元素,展示了一幅寧靜、美麗、寂寥的山水畫卷。同時,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自己對自然的感慨和對生命、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孤獨與寂寥的追求與探索。整首詩意境幽遠,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與哲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