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 / 作者:盧綸 |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微收皓腕纏紅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張應繁節,玉指回旋若飛雪。
鳳簫韶管寂不喧,繡幕紗窗儼秋月。
有時輕弄和郎歌,慢處聲遲情更多。
已愁紅臉能佯醉,又恐朱門難再過,昭陽伴里最聰明,出到人間才長成。
遙知禁曲難翻處,猶是君王說小名。
|
|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解釋: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簾仍有鈿箏隨,
見罷翻令恨識遲。
微收皓腕纏紅袖,
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張應繁節,
玉指回旋若飛雪。
鳳簫韶管寂不喧,
繡幕紗窗儼秋月。
有時輕弄和郎歌,
慢處聲遲情更多。
已愁紅臉能佯醉,
又恐朱門難再過,
昭陽伴里最聰明,
出到人間才長成。
遙知禁曲難翻處,
猶是君王說小名。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姚美人在宴席上彈箏唱歌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姚美人的美麗和才藝。姚美人的琴聲如同春鶯,婉轉動人。她手指輕柔地撥動琴弦,音樂回蕩在宴席上,如同飛雪紛揚。整個場景寂靜而莊重,宛如繡幕紗窗下的秋月。有時姚美人還會輕輕彈唱一首與郎君有關的歌曲,歌聲悠揚動聽,情感豐富。然而,盡管姚美人在宴席上表現得輕松愉快,但她內心卻充滿了憂愁。她擔心紅顏難以長久,也擔心宮門一旦關閉,再也難以回到人間。雖然姚美人在昭陽宮中備受寵愛,但只有到了人間才能真正成長。詩人遠離宮廷,卻深知宮廷禁曲難以在外界流傳,只有君王才能知曉姚美人的真實名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婉約的筆觸描繪了唐代宮廷中的一幕。詩人通過對姚美人的描寫,展示了她的美麗、才藝和內心的憂愁。姚美人的琴聲被形容為飛雪紛飛,給人以美好的感覺。整個場景通過對繡幕紗窗和秋月的描繪,營造出莊重而寧靜的氛圍。詩詞中還透露出姚美人的矛盾心理,她在宴席上表現得輕松愉快,但內心卻苦悶不安,擔心失去美貌和離開宮廷的未來。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姚美人在宮廷中默默成長的贊美,以及對宮廷禁曲無法在外界傳唱的遺憾。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唐代宮廷生活的一隅,并通過對姚美人的形象塑造,探討了美麗和成長的主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得詩詞充滿了音樂般的韻律和美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盧綸對唐代宮廷生活的細膩觀察和對人生矛盾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