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從叔 / 作者:杜荀鶴 |
三族不當路,長年猶布衣。
苦吟天與性,直道世將非。
雁夜愁癡坐,漁鄉(xiāng)老憶歸。
為儒皆可立,自是拙時機。
|
|
寄從叔解釋: 《寄從叔》是唐代詩人杜荀鶴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為:“三族不當路,長年依然穿著布衣。苦苦思索著命運和性情,直言不諱地說世事將會發(fā)生變化。夜晚孤寂地坐著,心中憂愁,但仍對故鄉(xiāng)漁村的歸鄉(xiāng)之路充滿回憶。在這個儒家的時代,做為一個平凡之人,即使拙于時機也可立身自處。”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自己身份低微,長期以來穿著布衣,無法進入高門之族的困境。意味著作者憂思自己的命運和個性的束縛,而直言不諱地表示著世人對待世事將會發(fā)生變化的態(tài)度。夜晚的孤寂坐著,內心愁苦,但對故鄉(xiāng)漁村的歸程充滿懷念。詩中還暗示儒家時代,無論一個人如何拙于時機,都能夠在社會中立身自處。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境況的無奈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局限性和儒家倫理觀念的影響。詩詞中的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詞簡潔明了,語言樸實,意境含蓄深遠,給人帶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