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居即事投李給事 / 作者:杜荀鶴 |
無祿奉晨昏,閑居幾度春。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
書劍同三友,蓬蒿外四鄰。
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
|
|
郊居即事投李給事解釋: 詩詞:《郊居即事投李給事》
無祿奉晨昏,閑居幾度春。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
書劍同三友,蓬蒿外四鄰。
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
中文譯文:
沒有俸祿,早晚奔波勞碌,閑居幾度春天。
江湖中苦苦吟唱的士人,是天地上最貧窮的人。
書與劍是我的親朋好友,住在蓬蒿草外邊的四鄰。
彼此相知卻無法推薦各自的才能,如何能自謀生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杜荀鶴郊居的生活現實和身世,表達了他對窘迫境遇的無奈和無助之情。詩中作者自稱“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形容自己生活貧困,處境艱難。詩中的“書”和“劍”指的是文學和武功,作者把它們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可是即使是這些親朋好友也不能幫助他在社會上謀求一份自己的出路。最后兩句“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朋友推薦的心愿,同時也顯示了他對自己漂泊沉寂在社會邊緣的無奈和苦悶。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貧窮和無助的痛苦感受,同時也暗示了唐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人才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和機會。通過對自身遭遇的描寫,作者借以抒發了士人的困境和社會的冷酷無情。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絕望和對未來的擔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