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冬日 / 作者:杜荀鶴 |
近臘饒風雪,閑房凍坐時。
書生教到此,天意轉難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還應公道在,未忍與山期。
|
|
長安冬日解釋: 《長安冬日》是杜荀鶴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該詩描繪了長安冬日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原文:
近臘饒風雪,閑房凍坐時。
書生教到此,天意轉難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還應公道在,未忍與山期。
中文譯文:
臨近歲末,充滿寒風和雪,我在空室中凝視。
書生到達這個地方,天意變幻莫測。
痛苦的猿猴長嘯三聲,形狀枯瘦的柏樹只有一枝。
公平正義必然存在,我不愿與山為伴。
詩意:
《長安冬日》描繪了杜荀鶴在長安冬日的景象。作者感嘆季節的變化,表達了對天意的疑惑和人生的困惑。詩中的猿猴和柏樹象征著堅韌而孤獨的形象,象征著作者的內心世界和與命運的抗爭。最后,作者堅信正義和公道必然存在,他不愿與山為伴,這是一種堅守自己信念的態度。
賞析:
《長安冬日》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的景象,將自然景觀與人生哲思相結合。詩中猿猴和柏樹的形象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命運和正義的思考。整首詩情緒沉郁、寂寥,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疑問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與對命運的思考,詩詞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