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寓意) / 作者:蘇軾 |
三入承明。
四至九卿。
問書生、何辱何榮。
金張七葉,紈綺貂纓。
無汗馬事,不獻賦,不明經。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
鄭子真、巖谷躬耕。
寒灰炙手,人重人輕。
除竺乾學,得無念,得無名。
|
|
行香子(寓意)解釋:
這首詩詞《行香子(寓意)》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香子(寓意)
三次進入皇宮承明之地,
四至九品官員排列其中。
詢問書生們,這是何種恥辱和榮耀。
金色帷幕下,有七片葉子,華麗的紈綺和貂皮纓帶。
這里沒有馬跑腿的事情,也沒有獻賦,也不懂經義。
成都被占,君王孤立寂寞。
鄭子真和巖谷自己務農耕作。
寒冬中灰燼烤手,人們重視身份,輕視他人。
除了竺乾學問,還能得到無憂無慮、不為名利所困擾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寓意的方式表達了對于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批評。
首先,詩中提到了進入皇宮的場景,以及不同級別的官員,暗示了社會等級制度的存在。然后,蘇軾詢問書生們,對于他們來說,這種身份和地位到底是恥辱還是榮耀。這表達了蘇軾對于社會體制中固有的等級觀念和評判標準的質疑。
接著,詩中描述了皇宮中的奢華景象,金色帷幕、華麗的紈綺和貂皮纓帶,但卻沒有提到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如馬跑腿的工作、獻賦和對經義的理解。這暗示了社會關注表面的繁華和虛榮,而忽視了真正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物。
隨后,詩中提到了成都被占、君王孤立的情景,以及鄭子真和巖谷自己務農耕作的形象。這描繪了一個寂寞而艱辛的現實,以及對于真正勞動和實踐的重視。與此相對應的是,社會中對于身份和地位的追逐,以及人們對于名利的追求。
最后,詩中提到了竺乾學問,表達了蘇軾對于追求真知灼見的渴望,以及對于超越名利的思考。他希望能夠擺脫社會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于社會等級觀念、虛榮和名利追求的批評,以及對于真知灼見和內心自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