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唐興寺小松 / 作者:杜荀鶴 |
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
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
|
|
題唐興寺小松解釋: 《題唐興寺小松》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小天然別,
難將眾木同。
侵僧半窗月,
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
聲分叫砌蟲。
如今未堪看,
須是雪霜中。
詩意:
這棵小松雖然體態婀娜,但與周圍的樹木卻有著顯著的不同。它獨立生長在大自然之中,難以與其他樹木相比。在夜晚,月光透過禪房的窗戶灑進來,照亮了半邊窗戶。而白天,微風吹拂著小松,拂過客人的衣襟。松枝上的苔蘚上,有一只只仙鶴在行走,它們的叫聲與庭院中的蟲鳴相互交錯。然而,如今這棵小松已經不再值得一看,只有在雪和霜的覆蓋下才能體現出它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獨立生長的小松樹,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它與周圍環境的對比。詩中使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寫手法,表達了杜荀鶴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受。
首先,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雖然這棵小松很小,但它與其他樹木卻有著明顯的區別,突出了它的獨特性和與眾不同的地位。
其次,詩中描繪了夜晚的景象。月光透過窗戶照在小松上,形成了一幅幽靜的畫面,給人以寧靜的感受。
接著,詩人用“向客滿襟風”一句,將微風吹拂小松的情景與客人的到來聯系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
最后,詩人在描述小松的枝條上的苔蘚和行走的仙鶴時,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小松樹幽靜的氛圍。
整首詩以小松為中心,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現了小松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