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廬岳隱者 / 作者:杜荀鶴 |
自見來如此,未嘗離洞門。
結茅遮雨雪,采藥給晨昏。
古樹藤纏殺,春泉鹿過渾。
悠悠無一事,不似屬乾坤。
|
|
贈廬岳隱者解釋: 《贈廬岳隱者》
自見來如此,
未嘗離洞門。
結茅遮雨雪,
采藥給晨昏。
古樹藤纏殺,
春泉鹿過渾。
悠悠無一事,
不似屬乾坤。
中文譯文:
看到您如此境地,
從未離開過洞門。
用結茅的屋頂來遮擋雨雪,
早晚采摘草藥。
古老的樹木上藤蔓糾纏成殺傷的武器,
春天的泉水中有鹿來喝水。
悠悠閑適,沒有一件事情,
不像屬于人世間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贈廬岳隱者》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贊頌了一個隱居在廬山(即廬岳)的隱者。詩中通過描繪隱者隱居生活的點滴細節,表達了他無拘無束、超然物外的境地。
詩人首先稱贊隱者從來沒有離開過洞門,表明他的隱居之深。他用茅草搭建的房子能夠遮擋雨雪,任何天氣都不能打擾到他。隱者早上采摘草藥,晚上也是如此,過著循規蹈矩的簡樸生活。
詩中提及的“古樹藤纏殺”可能是指廬山上著名的參天古樹,隱者靈巧地利用藤蔓把它們編織成了出奇制勝的武器。而“春泉鹿過渾”,則描繪了廬山泉水清澈見底,經常可以看到鹿群來這里飲水。
整首詩以“悠悠無一事,不似屬乾坤”作為結尾,表達出隱者心境的超然和安逸,他對人世間的瑣事不感興趣,更不受人世的束縛。
通過這首詩,詩人將廬山隱居者的生活場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傳達了一種放下紛擾,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生活態度。讀者在欣賞詩詞時,也可以感受到隱者般的閑適和超然自在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