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黃補闕南遷 / 作者:杜荀鶴 |
得罪非天意,分明謫去身。
一心貪諫主,開口不防人。
自古有遷客,何朝無直臣。
喧然公論在,難滯楚南春。
|
|
送黃補闕南遷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得罪非天意,明明被貶謫南方。
一心只貪諫主,說話不防備他人。
自古就有遷徙的客人,哪個朝代沒有直言不諱的臣子。
喧囂的公眾輿論紛紛談及,難以滯留在楚南的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杜荀鶴的作品,表達了一個直言不諱的臣子被貶謫的遭遇以及對現狀的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得罪非天意,分明謫去身”,意味著主角受到了人為的處罰,這并不是上天的意愿。接著,詩人描繪了主角的為人之處,表現出他一心貪圖進諫君主的心態,但卻沒有注意到自己言行的影響。這也暗示了貶謫的原因可能是他過于直言不防備周圍的人。
接下來的兩句“自古有遷客,何朝無直臣”,強調了遷徙的人是歷史上的常態,每個朝代都會有直言不諱的臣子。這種表白也讓讀者意識到,貶謫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直言不諱的精神是偉大的。
最后兩句“喧然公論在,難滯楚南春”,則是描述了公眾的議論和諸多聲音對主角產生的影響。這種輿論和短視的現象讓主角感到難以留在楚南的春天,表達了離開家鄉和心愛的家園的無奈之情。
這首詩暗喻了社會中的很多常見問題,如權力斗爭、貶斥和輿論壓力對個人的影響,以及直言不諱的精神,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和反思。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表達出了作者對人生困境的無奈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