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試投所知 / 作者:杜荀鶴 |
白發隨梳落,吟懷說向誰。
敢辭成事晚,自是出山遲。
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詩。
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
|
近試投所知解釋: 《近試投所知》是唐代杜荀鶴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隨梳落,吟懷說向誰。
敢辭成事晚,自是出山遲。
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詩。
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中文譯文:
白發隨著梳子掉落,吟詠的心情對誰述說?
敢辭去從事事務已經晚了,自然出山的時機也晚了。
想要行動如同涉足汪洋大海,言談舉止卻像背誦教科書。
一生只事知己,除此之外還有何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杜荀鶴對自己晚年時光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自我反問的方式,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個人價值。
首先,詩中提到了白發隨梳落,暗示了詩人已經年老。白發是時光流轉的標志,它的掉落象征著歲月的逝去。詩人的白發從梳子上脫落,也可以理解為他已經歷了很多年歲,年華不再。
接著,詩人在詢問自己的吟詠和思考是為了向誰表達。這表明他對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慨并無人傾訴,或者說他的心聲無法傳達給他人。這種孤獨的表達增加了詩詞的哀愁色彩。
然后,詩人自嘲地表示自己敢于辭去從事事務已經晚了,出山的時機也已經過去。這里的辭去從事事務可能指的是辭官或放棄世俗的功名利祿,出山則是指追求自我修養和追求真理之路。詩人認為自己在成就事業和尋求真理方面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使得自己的人生變得晚出山。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比喻來描述自己的行動和言談。他說自己擬動如同涉足汪洋大海,意味著他有著勇于冒險和探索的心態。然而,他的言談卻像背誦教科書,可能指的是在世俗中習得的教條和規范。這種自我嘲諷表明詩人雖然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努力,但在言語表達上仍然受到了世俗的束縛。
最后,詩人提到一生只事知己,除此之外還有何為?這句話表達了詩人的追求和價值觀。詩人認為一生中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交心的知己,與其它事務相比,知己的存在才是最有意義和最寶貴的。這句話也反映了詩人對于人際關系和真摯友誼的渴望。
總的來說,杜荀鶴的《近試投所知》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晚年時對于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通過對時間流逝、孤獨自白發隨梳落,吟懷說向誰。
敢辭成事晚,自是出山遲。
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詩。
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譯文:
白發隨著梳子落下,吟詠的心情向誰述說?
敢于辭去從事的時機已經晚了,自然出山的時機也晚了。
計劃行動如同涉足浩瀚的海洋,言談卻像背誦教科書。
終身只事知己,除此之外還有何事可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杜荀鶴晚年時的一種無奈和思考。詩人對自己的晚年現狀進行了反思,并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詩中提到的"白發隨梳落"暗示著詩人已經年老,白發是時間流逝的象征,它隨著梳子的梳理而落下。這一描寫表達了詩人年齡的增長和時光的消逝。
接著,詩人在詢問自己的吟詠和思考要向誰表達。這句話表明詩人感到孤獨,無人可以傾訴自己的心聲。他對于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無法傳達給他人,這種無奈和寂寞的感覺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然后,詩人自嘲地表示自己敢于辭去從事的時機已經過晚,出山的時機也已經錯過。這里的"辭去從事"可能指的是放棄世俗的職務和功名利祿,而"出山"則是指追求自我修養和追求真理的道路。詩人認為自己在成就事業和追求真理方面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使得自己的人生變得晚出山。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比喻來描述自己的行動和言談。他說自己計劃行動如同涉足浩瀚的海洋,意味著他有著勇于冒險和探索的心態。然而,他的言談卻像背誦教科書,可能指的是言語中受到了世俗觀念和教條的限制。這種自我嘲諷表明詩人雖然努力追求自由和真理,但在言語表達上仍然受到了世俗的束縛。
最后,詩人提到終身只事知己,除此之外還有何事可為?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真摯友誼和深入交心的渴望。他認為一生中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交心的知己,除此之外的事情都不再重要。這句話也體現了詩人對人際關系和真摯友誼的珍視和重要性。
總的來說,杜荀鶴的《近試投所知》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晚年時對自己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他對年老、孤獨、晚出山等現實進行了反思,并對真摯友誼的重要性進行了呼喚。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