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遠 / 作者:杜荀鶴 |
門前通大道,望遠上高臺。
落日人行盡,窮邊信不來。
還聞戰(zhàn)得勝,未見敕招回。
卻入機中坐,新愁織不開。
|
|
望遠解釋: 《望遠》是唐代杜荀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大道旁望遠,透過高臺遠眺,卻看不到信使傳來的戰(zhàn)勝喜訊,感嘆自己無法掌握局勢的無奈和擔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門前通大道,
望遠上高臺。
落日人行盡,
窮邊信不來。
還聞戰(zhàn)得勝,
未見敕招回。
卻入機中坐,
新愁織不開。
《望遠》所表達的詩意在于描繪了作者憑欄遠望的景象和心情。詩詞以寫實手法刻畫了門前大道的景象,以及作者登上高臺遠眺的情景。詩人望遠思歸,期盼著遠方的消息傳來。然而,夕陽已落盡,卻仍未有任何消息傳達,讓作者對于邊境的情況憂心忡忡。盡管聽聞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消息,卻還未得見朝廷敕招的回復(fù)。于是,作者只能坐在機密之中,心中糾結(jié)著新的憂愁。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位心懷憂慮的邊塞官員的心情。通過夕陽西下的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遠方消息的焦急期盼,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戰(zhàn)爭局勢的擔憂。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傳遞出作者無法掌握局勢、焦慮不安的心境,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背景下邊塞邊防官員的艱辛和無奈。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于遠方戰(zhàn)爭消息的渴望和對于局勢變化的擔憂,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與糾結(jié)。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色和情緒的反復(fù),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望遠》以簡潔的文字,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唐代邊塞官員的困境和心情,體現(xiàn)了杜荀鶴對于時代風貌的敏銳洞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