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感 / 作者:杜荀鶴 |
白發根叢出,鑷頻愁不開。
自憐空老去,誰信苦吟來。
客路東西闊,家山早晚回。
翻思釣魚處,一雨一層苔。
|
|
旅感解釋: 《旅感》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發從根部洶涌而出,頻繁地拔起卻愁疚地不能撫平。
自我惋惜,感嘆時間流逝,誰能相信我艱辛吟詠的來由。
行旅的路途無論東西有多寬廣,我心中的家山早晚要回歸。
回想起以前覓食的地方,時而一場雨,便有一層苔蘚生長。
詩意:
《旅感》通過描繪詩人自身在旅途中的感受來表達他內心的愁緒和自憐之情。詩人以白發從根部生長的意象,表達了自己年華逝去之感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憂愁。他自憐空有才華卻難以為世人所理解和欣賞,因此感到孤獨和無助。盡管行旅所經之處廣闊,但詩人心中始終懷念著故土家山,希望能早日歸去。最后,詩人回憶起釣魚之地,一場雨過后,苔蘚便又生長出來,映射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賞析:
《旅感》通過詩人自身的感受和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漂泊異鄉、流浪行旅中的孤寂和無奈。詩中以白發為象征,表達了詩人身處時光流逝中的無奈和憂愁,同時也體現了個人才華的無處展示和得不到他人認可的苦悶。詩人對故土家山的思念和向往,以及對歲月變遷的感慨,都展現了詩人晚年的孤獨和心境的深沉。最后,詩人用釣魚和苔蘚的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歲月的流轉和世事的無常。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悶,以及對故土家山的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