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秋日呈所知 / 作者:杜荀鶴 |
四海無寸土,一生惟苦吟。
虛垂異鄉淚,不滴別人心。
雨色凋湘樹,灘聲下塞禽。
求歸歸未得,不是擲光陰。
|
|
湘中秋日呈所知解釋: 湘中秋日呈所知
四海無寸土,一生惟苦吟。
虛垂異鄉淚,不滴別人心。
雨色凋湘樹,灘聲下塞禽。
求歸歸未得,不是擲光陰。
譯文:
我在湘中呆了一整個秋天,
四面八方都是陌生的土地,
唯一的伴我一生的就是苦苦的吟唱。
我徒勞地落下淚水,
但卻無法感動他人的心。
雨水將梧桐樹染上憂傷的顏色,
岸邊的聲音讓塞鳥低沉哀鳴。
我一直在尋求回歸的機會,
但始終沒有得到,
這讓我感到時間的流逝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抒發離鄉之苦的詩。詩人以“四海無寸土”來形容自己離鄉漂泊的生活狀態,一生都在忍受著漫長的苦辛和孤獨。然而,即使他滿懷痛苦地流淚,也無法觸動他人的心靈。
詩中的“雨色凋湘樹”描繪了秋天雨水將湖南的梧桐樹的葉子變成了憂傷的顏色,暗示了詩人的心情愁苦。而“灘聲下塞禽”則描繪了河邊的聲音,讓人們想到孤寂無助的塞外邊疆。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回歸的心情。
最后兩句“求歸歸未得,不是擲光陰”,詩人表示雖然一直在尋求回歸的機會,但始終沒有得到,感嘆時間的流逝只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這種無奈和悲涼的情感貫穿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在他變幻莫測的人生中所受到的不公和痛苦,以及他對回歸故鄉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