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宿棲賢寺懷友人 / 作者:杜荀鶴 |
一宿三秋寺,閑忙與曉分。
細泉山半落,孤客夜深聞。
鶴去巢盛月,龍潛穴擁云。
苦吟方見景,多恨不同君。
|
|
秋宿棲賢寺懷友人解釋: 秋宿棲賢寺懷友人
七言絕句
一宿三秋寺,閑忙與曉分。
細泉山半落,孤客夜深聞。
鶴去巢盛月,龍潛穴擁云。
苦吟方見景,多恨不同君。
中文譯文:
在棲賢寺住了一個秋天,晝夜的忙碌和悠閑有了明顯的區分。
細小的泉水在山的半邊傾瀉,漫長的夜晚里,孤獨的客人獨自深思。
白鶴飛離了它的巢穴,月亮在空中綻放。巨龍潛伏在山洞中,騰云駕霧。
經過了漫長的苦心吟誦,才能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可多么遺憾不能與你共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在棲賢寺度過一個秋天的經歷,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的棲賢寺是一個僻靜而神秘的地方,詩人在這里度過了一個秋天,時間的流逝使得自己的心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節描繪了一個宿舍生活里忙碌與閑暇的對比,用“一宿三秋”形容時間的流逝,突出了詩人在棲賢寺的生活仿佛經歷了三個秋天一樣的漫長。此處“一宿”雖然形容詩人的在寺廟中的日子,但也可以理解為住在陌生地方的短暫經歷。閑忙與曉分一詞,刻畫出忙碌和閑暇的時間段在黎明時分的交替,也暗喻了時間的流逝。
第二節以細小的泉水和山的半邊坡來表現棲賢寺的景色。細泉山半落的描寫,展現了撞擊在石壁上的泉水一瞬之間的美麗與消逝。孤客夜深聞意味著詩人在安靜的夜晚獨自思考,有一種孤獨的感覺,然而這樣的孤獨使得詩人更加敏感地感受到了山水之間的美。
第三節通過比喻來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鶴飛離自己的巢穴,象征著友人離開了自己;月亮的明亮則將詩人與友人聯系在一起;龍潛穴擁云,則暗含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之情,將友人比作了神龍。
最后一節以“多恨不同君”的句子結束詩歌,表達了詩人惋惜不能與友人一同欣賞如此美景的愿望,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詩運用了押韻和對仗,語言簡潔而富有修辭,情感真摯而深刻。通過對靜謐夜晚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并通過自然景物和對比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詩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自身與他人的情感聯系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