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下初秋寓泊 / 作者:杜荀鶴 |
濛濛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自別家來生白發,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
|
江下初秋寓泊解釋: 《江下初秋寓泊》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江湖上一處初秋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濛濛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自別家來生白發,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譯文:
濃濃煙雨籠罩江村,江館中的人們憂心忡忡,幾乎要斷魂殤。
自從離別之后,我猶如白發蒼蒼,為了追求名利不斷奔波。
雖然知道柳樹想要開春的眼睛,但令人遺憾的是浮萍無法深入土根。
親朋好友無書信,寄情于北方的候鳥,只能聽到猿猴的憂傷吶喊。
這首詩以江湖初秋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江村中籠罩在煙雨中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離別了故鄉,追求功名利祿而漂泊江湖,現在回首,已經明白了名利的薄暮和虛無,感到歲月的無情,白發蒼蒼。詩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愿望能夠收到家鄉的書信,卻只能寄托于北方飛來的候鳥的傳遞,而自己卻倚立于江邊,只能聽到猿猴的悲鳴。詩中充滿了憂傷和孤寂,以此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現實的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