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登樓遇雨 / 作者:杜荀鶴 |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無暑氣似秋間。
看看水沒來時路,漸漸云藏望處山。
風趁鷺鷥雙出葦,浪催漁父盡歸灣。
一心準擬閑登眺,卻被詩情使不閑。
|
|
春日登樓遇雨解釋: 《春日登樓遇雨》
春朝登樓遇雨天,仿佛秋日全無炎。
望去水路驟晦暗,云間山峰漸被隱。
風驅鷺鷥雙出葦,浪催漁父歸入灣。
我心欲閑登高樓,但被詩情牽引難。
這首詩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詩人在春天早晨登上樓頂時遇到了雨天。然而,這雨并不像夏季的雨那樣炎熱,反而有一種秋天的涼爽感。詩人眺望遠方,發現水路因為雨天而變得昏暗,遠方的山峰也漸漸隱藏在云霧之中。風吹動著水面上的蘆葦,鷺鷥也從蘆葦中飛出來了,而漁父則隨著浪涌返回港灣。詩人原本心愿只是閑逛登高,但是被內心中的詩意所驅使而不能真正閑逸。
這首詩通過描寫雨天的景象,表現了春季的神秘和變幻。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一幅景色如畫的春雨景象,并以此表達了內心深處的詩意與情懷。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意的手法,抒發其心境之美。詩人通過對雨天景象的描寫,傳達出春天的涼爽與秋天的意境。詩中的景物描述具有立體感,從水路漸暗的景象可以洞察出雨天的氣息。通過寫風、鷺鷥和漁父,描繪出一幅生動自然的水鄉景色。整首詩以寫情為主,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的思考與感悟,既有對外界景物的觀察,也有對內心情感的體驗。詩人本欲閑云野鶴,但被內心的詩情所驅使,無法真正歸于閑適。最后兩句“我心欲閑登高樓,但被詩情牽引難。”表達了詩人對詩意與境界的追求。
整首詩字數不多,但卻將春雨的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描寫細微的景物和細膩的筆墨,使讀者在閱讀詩詞時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春雨的清涼與美麗。同時,詩人的內心情感也滲透其中,使詩詞具有情意和啟迪人心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