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休禪和 / 作者:杜荀鶴 |
為僧難得不為僧,僧戒僧儀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師應為醉騰騰。
多生覺悟非關衲,一點分明不在燈。
只道詩人無佛性,長將二雅入三乘。
|
|
贈休禪和解釋: 《贈休禪和》
為僧難得不為僧,
僧戒僧儀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
吾師應為醉騰騰。
多生覺悟非關衲,
一點分明不在燈。
只道詩人無佛性,
長將二雅入三乘。
中文譯文:
送給休禪和尚
作為一個僧侶,難得能不以僧侶身份活動,
僧侶的規矩和禮儀并不能讓人真正成為僧侶。
弟子們自己明白心中的明了,
而我師父應當是陶醉著快樂的。
多生的覺悟并不是由衣袍決定的,
只有一點點的明白并非來自佛燈。
只是一直以來都說詩人沒有佛性,
實際上,他們早已融入佛教的三乘之中。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詩人思考僧侶身份和佛性的問題。詩人認為,雖然僧侶有一套規矩和禮儀,但并不意味著能真正成為一名僧侶。詩人相信,真正的佛性是由內心的明悟決定的,而不是外在的裝束和形式。
詩中還提到了詩人自己,弟子們自己已經明白了心中的領悟,認識到了內心的真正境界。而詩人的師父應當是在陶醉中快樂地生活著,不受外界的束縛。
最后,詩人諷刺說,人們常常認為詩人無佛性,只是沉迷于藝術和雅玩之中,但實際上,詩人早已融入了佛教的三乘之中,是有著佛性的。
這首詩表達了對僧侶身份和佛性的思考,探討了內心與外在形式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