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護國大師塔 / 作者:杜荀鶴 |
莫認雙林是佛林,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
|
|
題護國大師塔解釋: 中文譯文:
題護國大師塔
莫認雙林是佛林,
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
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
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
大藏經門一夜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荀鶴寫給護國寺大師塔的一首題詩。詩中描繪了塔前的情景以及對佛法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莫認雙林是佛林”,指出雙林不僅是佛林,也是禪林。接著詩中寫到“禪棲無地亦無金”,表達了禪宗弟子不依附于任何物質的境地。
接著,詩人提到塔前的人們對佛教進行禮拜,“塔前盡禮灰來相”,顯示了敬畏佛法的態度。然而,詩人卻質疑了他們內心的修行:“衲下誰宗印了心”。這句話暗示了修行者是否真心投入佛法的修行,是否達到了證悟的境地。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師父——笠象胤明,雙林卻無法見到他,“笠象胤明雙不見”,同時也提到了線源的傳承,表達了佛法傳承的困難和尋找的艱辛,“線源分派寸難尋”。
最后兩句詩則是表達了詩人自己對佛法的領悟和體會,“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詩人坦然地說自己對佛法的了解還只是片面之識,但他卻懷著一顆虔誠的信仰,夜晚默默地吟詠著大藏經,體味著佛法的深意。
整首詩通過描繪塔前的場景和對修行者內心的思考,表達了對佛法的追求和探索,并展現了詩人對佛法的敬仰和虔誠。 |
|